
1939年末的冬季攻势期间,第8战区部队原本承担辅助作战角色。然而在傅作义将军的出色指挥下,其麾下官兵出人意料地发动奇袭,一举攻占战略要地包头九融配资,将这场支援行动打出了令人瞩目的战果。据时任第101师师长董其武将军战后回忆,这场持续三天四夜的激烈战斗中,我军共毙伤日伪军3000余人,击毁敌军汽车百余辆、坦克3辆,还成功炸毁一座重要军火库,缴获包括轻重武器、军需物资在内的大量战利品。这些辉煌战绩不仅重创了敌军有生力量,更对其后勤补给体系造成毁灭性打击。
当时驻守包头的日军主力是精锐的骑兵集团,特别是装备精良的骑兵第1旅团。这支部队正处于摩托化改编阶段,配备了数量可观的机动车辆和轻型坦克。仅其战车中队就拥有12辆轻型坦克。面对如此强敌,第35军主力部队采取突袭战术,同时有效阻击敌军增援,成功重创这支日军王牌部队。战斗中,日军骑兵第14联队联队长小林一男大佐等大批军官战死,部队伤亡惨重。不过,凭借装备优势和快速增援,日军也给第35军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展开剩余67%在武器装备方面,第35军同样遭受重创。根据第8战区战报详细记载:新31师损失各类枪支400余支,包括轻重机枪9挺及迫击炮1门;新32师折损枪支260余支,轻重机枪12挺,迫击炮2门;第101师则损失枪支180余支,轻重机枪7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参战的炮兵第25团损失了8门宝贵的七五山炮,这对部队火力造成致命打击。
经统计,全军共损失山炮8门、迫击炮3门、重机枪9挺、轻机枪30挺,各类枪支近900支。其中最惨重的是山炮损失,8门山炮相当于两个炮兵连的全部家当。这对傅作义部队而言堪称灾难性打击,因为炮兵第25团是他从山西带出的唯一炮兵团,在前期作战中已损耗严重,这次损失更是雪上加霜。
战后分析显示,这些山炮原本部署在黄草洼地区,用于支援新31师攻城作战。当遭遇日军骑兵第13联队反扑时,炮兵部队奋勇还击,却因敌军增援速度太快而来不及转移,最终导致火炮尽失。与此同时,日军第26师团两个步兵大队也赶到战场,守军因兵力不足未能守住阵地,致使炮兵损失进一步扩大。
在其他装备方面,3门83毫米迫击炮的损失虽令人痛心,但尚在承受范围内。这种山西特制的迫击炮通常配属团级单位。轻重机枪损失量相当于两个营的重火力配备。最引人注目的是冲锋枪的损失,超过100支晋造汤姆逊冲锋枪在战斗中损毁。这种由山西兵工厂仿制的自动武器在抗战初期就大量装备部队九融配资,即便经过多次损耗,傅作义部队仍能保持相当数量的配备,足见其重视程度。
发布于:天津市财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